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云今日(11月6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直播帶貨銷售扶貧產品不能“ 掛羊頭賣狗肉”,堅決杜絕打著扶貧旗號斂財牟利的行為。
洪天云認為,直播帶貨是從電商開始以后發展起來的,這幾年發展非常迅猛,特別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后,人員流動受阻,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的扶貧產品走不出去、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直播帶貨更是發揮了一些作用。
“隨著互聯網平臺和電商平臺的推進,一些明星藝人、普通老百姓,甚至部分領導干部都參與到直播帶貨上來。”洪天云表示,這在減少中間環節、促進產品銷售,特別是在物流受阻的情況下,把貧困地區的農產品賣出來,并且賣出好價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拉動了消費市場的增長,值得充分好好總結,要規范好,讓它健康成長。
他坦言,直播帶貨仍有問題待解。首先,在準入門檻方面,網絡直播帶貨的準入門檻較低,確實有少數主播言論缺乏有效監管,對于所帶的貨物產銷的流程和質量實施有效監管方面不利,需要進一步規范。其次,有的網絡直播活動公益性不是特別強,貧困地區特別是扶貧產品對外營銷、宣傳主張重點放在公益方面。
再次,在推介產品方面,有的活動推介的產品不是扶貧產品。“我們千方百計把農產品推出來和市場對接,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是扶貧產品就是扶貧產品,不能掛羊頭賣狗肉,不是扶貧產品非說是扶貧產品,要實事求是,要真實反映我們產品的狀態和它的屬性。”洪天云說。
此外,洪天云指出,直播帶貨要更加重視帶貨的方式,有的活動利用刷單的方式虛構交易數據,甚至直播結束以后出現了比較大規模退貨,在帶貨過程里甚至有些虛假的東西,這方面需要高度重視,而且要加強規范。
“總的來說,我們覺得直播帶貨是面向市場的商業行為,要遵循市場規律,行業主管部門也應引導有關電商企業和互聯網平臺依法依規開展相關方面的活動,作為扶貧部門,我們也依法依規推進消費扶貧,擴大扶貧產品的銷售渠道,特別要堅決杜絕打著扶貧旗號斂財牟利的行為。
(金威瑪資訊——內容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