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推進生態農場建設的指導意見》,并明確了建設目標:到2025年,通過科學評價、跟蹤監測和指導服務,在全國建設1000家國家級生態農場,帶動各省建設 10000家地方生態農場,遴選培育一批現代高效生態農業市場主體,總結推廣一批生態農業建設技術模式,探索構建一套生態農業發展扶持政策,持續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讓生態農場建設成為推動農業生產“三品一標” 的重要平臺和有力抓手。
在保障措施方面,《指導意見》指出,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生態農場建設統籌協調,構建上下聯動、多方協同的工作格局。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成立生態農場建設專家指導組,設在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負責關鍵技術攻關和集成推廣,總結遴選生態農業技術模式,指導各省開展規劃方案編制、扶持政策創設、生產技術應用和實施效果評價,督促各地扎實開展建設工作。
創新推進機制。建立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的協同推進機制。強化政府引導作用,把生態農場建設作為推動農業生產“三品一標”的重要抓手,將財政支持、金融服務、生態補償等扶持政策在生態農場落實落地。發揮市場主導作用,強化生態農場在生態農業發展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其在產地環境治理、生產過程控制、產品質量提升、市場營銷服務等方面的主體作用。提升社會參與度,把生態農場建設作為社會公眾參與綠色低碳農業建設的切入點,搭建科研合作、成果推廣、社會實踐、互利共享的服務平臺,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態農業建設品牌。
強化科技支撐。加強生態農業技術聯合攻關,依托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科技創新聯盟等支撐力量,抓緊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重要設施裝備。加強生態農業技術集成推廣,推進單項技術、產品、設備集成配套熟化,形成一批適合不同區域、不同領域的全鏈條綜合解決方案。加快物聯網、大數據、智能裝備等在生態農場的應用,提升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水平。加強生態農業技術科普培訓,組織編寫生態農業科普出版物,舉辦科普專題講座,組織專家進村入戶開展培訓宣傳,提高市場主體和廣大農民環保意識。
注重宣傳引導。深入總結各地在生態農場建設資金投入、政策支持、機制創新、技術服務、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經驗做法,遴選一批可看、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案例。
(金威瑪資訊——內容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