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18日發布,為健全耕地輪作休耕制度,今年,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繼續推進這項工作,實施規模擴大到4000萬畝,比上年增加 1000萬畝。
為確保糧食安全,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堅持輪作為主、休耕為輔。重點探索華北地下水漏斗區、湖南重金屬污染區和西北西南生態嚴重退化地區的有效治理方式,同時,讓更多的耕地長養地力。
今年重點是在東北地區推行薯類、雜糧雜豆與玉米的輪作模式,擴大玉米種植面積;在長江流域推行稻油、稻稻油的種植模式,鞏固雙季稻面積的同時,大力發展冬油菜,提升我國的油料供給保障能力。
為有序推進耕地輪作休耕制度,中央財政將對試點耕地給予適當補助,在確保試點面積落實的情況下,試點省份可根據實際細化具體補助標準。目前,今年的試點實施方案正在制定,隨后將下達各地,將任務細化分解到戶,落實到田。
為緩解我國農業發展突出矛盾,應對國內外糧食市場供求變化,促進耕地休養生息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從2016年開始,中央選擇重點區域,推行輪作休耕制度試點。
輪作主要是實行玉米大豆輪作,發揮大豆根瘤固氮、養地培肥作用,實現種地養地結合,農業可持續發展。休耕就是減少耕地水資源利用,使耕地得到休養生息,同時加以治理,確保急用之時耕地用得上、糧食產得出。
(金威瑪資訊——內容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