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的作業系統根據農作物的生長變化改變光照和濕度;熱鬧的農貿市場上,掃描豬耳標就可以了解豬的生長信息和品質……隨著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科技的應用給農業生產帶來了方方面面的變化,助力農業開啟數字化進程。
近年來,數字科技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農業生產中。它改變了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的特性,可以智能化掌握農作物的生長環境,控制農業作業環境,節約農業生產的人力物力成本。在智能化生產的輔助下,傳統農業正一步步邁向精準、可視的精耕細作。
為了保障農作物綠色生產和出口,合作社率先提出“數字農業”。過去完全憑經驗和感覺的傳統作業方式,有時會出現肥多水大、易得病、產量低的問題。如今,合作社建立起田間物聯網應用數字農業,建設了小型氣象站,安裝了蟲情自動分析燈和生產現場監控系統,實現旱了自動噴灌、蟲情自動預警預報,完全實施“互聯網+農業 ”高標準示范基地樣板。
智能化控制作業環境,讓農業生產擺脫了“靠天吃飯”的困境——可以實時調節農作物生長環境,預警農業病蟲害,最終讓農產品質量和產量均得到提高。
完善農產品安全溯源系統,實現農產品質量可追溯是提升農產品銷量的關鍵。數字科技的運用使農產品從生產到成熟有跡可循,消費者能夠有效辨別產品的真偽以及產品生產過程是否安全,從而能夠更加放心地購買。
一個農產品要從生產到上市,再到人們的餐桌,銷售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收集傳遞精確的市場需求信息,推動滯銷農產品變現,讓農產品實現更高程度的商品化等方面,數字科技能發揮其獨特優勢。
如今,越來越多農產品都借力數字科技實現精準銷售,并以互聯網自身為渠道拓寬銷路。專注水稻研究的袁隆平院士近年也積極攜手阿里等互聯網公司發展智慧農業和數字化農業。
(金威瑪資訊——內容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