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下午,廣東省舉行疫情防控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指出,疫情在6月可能結束,但前提是其他國家都像我國一樣,對新冠肺炎疫情給予國家層面的重視。
截至3月11日24時,全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85例。鐘南山對此表示,國內在高度聯防聯控機制下,疫情得到比較好的控制,很多省份確診病例零增長,當前重點已轉移到防止境外輸入上。
鐘南山指出,現在看起來,國外輸入的確診病例往往沒有很多癥狀,而是在后續的隔離和檢測中發現呈陽性。當然部分人有些癥狀,但不一定有發燒。這和一開始中國收集的將近1100例病人的情況有點類似,差不多50% 都沒有發燒,只有一般感冒癥狀。但是因為病人不當回事,到了中國檢測以后才發現。
“2個月之內,研發出特效藥或者特殊辦法,還是不太可能的。”鐘南山說,17 年前的SARS,到現在(特效藥)還沒研發出來,但是有方法制止疫情發展和惡化。
此前,鐘南山院士曾預測全球疫情將于6月結束。其后于3月11 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全球大流行”特征,鐘南山對疫情結束時間的預測有變化嗎?
鐘南山說,當初他的評估是基于各國都像中國那樣對疫情給予國家層面的重視,都采取積極措施的情況下所作出的評估。目前看,“有的國家做得比較好,有的國家不完全是這樣的。”
鐘南山提醒,盡管一般來說冠狀病毒在溫度比較高的夏天相對不活躍,但假如有部分國家仍然對新冠肺炎的傳染性和危害性沒有足夠的重視,沒有進行強烈的干預,疫情時間可能還會延長。
鐘南山說,世界衛生組織將對新冠疫情的特征定義提升至“大流行”,即要求各國都采取不同的措施防控疫情。若各個國家能響應世衛組織的呼吁,采取國家層面的干預,各國都能動員起來,“這樣的話,我還是期待6月底結束全球疫情有可能實現。” 但這是基于各國采取積極措施的情況下做出的評估。
關于新冠肺炎復陽病人是否要住院隔離、密切接觸者是否會受到感染,鐘南山表示,他最近做了很多調研和研究,“從目前看來,還沒有發現密切接觸者受感染”。鐘南山分析,從病原學角度來看,治愈的病人已產生抗體,對新冠病毒有很強的殺滅作用。因此,對大多復陽病人來說,重復感染的機會很少,除非有極個別沒痊愈的,可能會感染。目前基本沒有看到“復陽”患者的密切接觸者被感染。
鐘南山舉例說,香港專家跟蹤10多例復陽病人,并在P3實驗室培養病毒,但沒有培養出活病毒。接下來,對復陽病人還要繼續觀察。
(金威瑪資訊——內容來源網絡)